刨去我们中华通讯社不谈,东方系在国内传媒界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
因为《时代》和《财富视界》在海外也有销售,并且深受上流社会喜爱,所以东方系在海外也有不小的名气。”
会议室里传出几声啧啧声,他们平时的注意力都在海外,结果稍没注意,国内传媒界竟然冒出这么一股势力来。
“明面上的老板?意思邓波还不是话事人。”
社长问到刚才开口讲话的那位。
那位点点头,道:“东方系背后的老板叫姜澜婉,楚江人,本来是做音乐的,从去年六七月的时候开始涉足传媒行业,结果一不可收拾。
东方系的很多成果将时间拉长看的话,其实是早有准备的,这个姜澜婉的实力和眼光非常可怕。
而且她胆子很大,通讯社多少年都没人敢做,她却敢。”
“有什么胆子大不大的,又没有法律文书说不允许民营通讯社存在,搞的我们跟特务似的。”
有人不爽的接话道。
社长抬抬手,示意下面的人先别吵,他又问道:“这个姜澜婉有没有是境外间谍的可能?”
下面人立刻回答道:“目前没有现这种迹象,东方通讯社在年前开始做新闻稿件放平台时,我们就启动了调查。
她的社会关系很清晰,公司里虽然有不少外国人,但都是正经的商业人士。
但之前,东方通讯社放的稿件都会根据合作报社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稿件,比如a城市的新闻就只给a城市的报社,a城市报社不主动要求刊登其他城市的新闻稿件时,东方通讯社不会主动推荐。
像今天这种,某一件事情全国范围的推送稿件是第一次,而且新闻稿件的风向基本一致。
这种行为。。。”
“跟我们很像。”
“不是,你。。。”
社长再次出手制止,“好了,这个姜澜婉先放在一边,我们现在就说说东方通讯社的这种运作模式,我们可不可以学习一下,这样可以减少外交压力。”
中华通讯社虽然叫做通讯社,但其运作模式还是老一套的传媒矩阵模式,报纸、杂志、图书加电视台。
但这种产品想要外销他国需要严格的审查,每次他们的产品被卡都需要外交部帮忙。
但总是靠外交手段去讲道理就会显得很不好,有损无极帝国的形象。
可这又是上面交代的任务,他们不能不去完成。
反正每次就是很难办。
但东方通讯社的模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想要消息传播出去并一定需要是刊登在自家产品上的。
如果别国合法的媒体集团能够帮忙刊登他们想要布的消息,一样可以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
而且程序会简单很多,效率还会高很多。
这才是社长今天召开会议的主要讨论项目,至于姜澜婉是不是间谍,有没有掌控舆论等,他们可以关心一下,但这些都不归他们管。
“我觉得新闻稿件送平台的模式太适合我们的工作了,现在的中华通讯社太过于臃肿,人员情况复杂。
近些年,我们有好几的任务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觉得是时候改革一下了。”
“我也觉得可以。”
社长环顾了一下会议室的众人,“那就举手表决一下吧。认为需要改革的同志请举手。”
会议室里齐刷刷的,没过两秒就有过三分之二的成员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