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前文书正说到,一众边军主将率领一大批的禁军士卒严守皇城和曹环、孙豹这两个奸贼率领的数千叛军展开了一场血战。
曹环和孙豹这两个奸贼一心想着要早日攻破皇城,好杀了安帝,夺取大齐的江山社稷。因此他们对手下的叛军士卒下了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攻破皇城。
俗话说,军令如山,有两位主将的死命令在那压着,数千叛军对皇城的攻势那是十分猛烈,一轮接着一轮是毫不间断。
刚开始,守卫皇城的一众禁军将士还能靠着弓箭、巨石来拦截击退叛军,但等到时间长了,雕翎箭和巨石都消耗得差不多了,一众叛军如同蝗虫一般一个接着一个爬上了城头,一众边军主将只得率领禁军士卒和叛军展开短兵相接。
就在这么个时候,晋王范毅提着宝剑来到了皇城的城门口,迈步登上了城头。可等他刚一登上城头,抬头一看,顿时大惊。
就见一名叛军士卒不知何时竟绕到了自己大哥赵忠的身后,举起手中的钢刀就要对赵忠暗下毒手。
范毅一看自己大哥情况危急,来不及多想,紧握手中宝剑纵身闪到那名叛军士卒的身后,手腕子一翻,使了一招仙人指路,照着那名叛军士卒的后心就是一剑。
那名叛军士卒举着钢刀,正要准备下手。忽然就觉得背后一股寒意袭来,知道不好,想躲已然来不及了,被范毅一剑正中后心。
这把剑从后面扎进去,剑尖儿从那名叛军士卒的前胸冒出来是扎了个透心儿凉。
“啊!”
这名叛军士卒惨叫了一声是死于非命,死尸栽倒在地。
赵忠正用剑杀死了一个叛军,忽然间听见身后的声音不对,回头一看,就见范毅提着宝剑正站在自己的身后。有不少的鲜血顺着他的剑尖儿流到地上,在一旁还躺着一具叛军士卒的尸体。
赵忠见此情景,心里头顿时明白了一切。定是那名叛军士卒想着趁乱对自己起偷袭,好将自己给置于死地,范毅及时赶到,一剑将那名叛军士卒给斩杀,救了自己一命。
赵忠想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之后,心里头顿时一阵的后怕,同时还有对范毅的一阵感激。这位银甲枪仙心里头清楚,若不是范毅这次及时赶到,自己就算是不死只怕也得落得个重伤的下场。
想到这,赵忠的心里头不由得一阵心有余悸,额头上也随之冒出来了一层的冷汗,好不容易才再度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这时,又有一批的叛军士卒各自握着刀枪,怪叫一声杀上了城头。赵忠握着紫电剑,看了看范毅,兄弟二人四目相碰,心中顿时了然。
随后,再看这兄弟二人,各自紧握宝剑,双双向那批叛军杀去,两下当时展开了一场大战。
兄弟二人各自舞动手中的宝剑,如同虎入狼群一般,一阵拼杀。别看那叛军十分凶恶,而且人数占优,但真动起手来,根本架不住赵。范兄弟二人手中的两柄宝剑。
耳中只听一阵阵惨叫之声,不多时,无数叛军士卒就成了兄弟二人的剑下亡魂,死尸一个接着一个倒在了城头之上。
不过,那些叛军士卒显然不愿就此罢休,又有不少军卒源源不断地围拢了上来,他们想借着这个机会,一举攻破皇城。
随着,登上城头的叛军士卒越来越多,守卫皇城的禁军士卒渐渐有些体力不支,难以抵挡。几位主将一边打着,一边将这般情况看在眼里,心里头不由得一阵的着急。
就在这紧要关头,城头的另一侧忽然传来了一阵的喊杀之声。只见一大批守卫宫城的侍卫们,各拿刀枪,如猛虎一般杀上了城头,向叛军士卒猛扑过去。
原本那一众叛军士卒正一点一点向里不断推进,眼看着就要占领皇城的城头了。哪知道,这时竟会杀出这样一股生力军来,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慌忙迎战。
守卫城头的一众禁军士卒,原本都有些体力不支,一看有援兵来了,顿时是士气大振,纷纷紧握刀枪是奋起杀敌。
那些个叛军士卒碰上那一帮生力军,本就有些难以抵挡。如今又遇上两面夹击,更是慌了手脚。匆忙抵抗了一阵之后,是死伤大半,剩下侥幸活着的是四散奔逃,败退下去。至此,叛军的这一次进攻被再度打退。
随着一帮叛军士卒败退下去,城头之上也是再度恢复了平静,一众将士也是抓紧了这个难得的空袭,开始休整,准备迎击叛军的下一轮进攻。
这时,范毅提着宝剑,迈步上前,关切地问道:“大哥,你可还安好?”
说着,他脸庞之上有着担忧之色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