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9天(2o21年6月18日,星期五)——丢猫效应
早上我和爸爸聊天的时候,又说起了姥姥家小区里流浪的大橘猫。
我说姥姥总喂那个猫,都把它“喂熟”
了,完全不怕姥姥了。
姥姥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橘”
,现在大橘一看见姥姥就会跑过来要吃的。
我也喂过大橘两次,所以大橘跟我也认识了,甚至都能允许我摸它,我觉得大橘可乖了。
说到这儿我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始向爸爸提问:“爸爸,您听说过‘丢猫效应’吗?”
爸爸摇摇头表示没听过,我有点儿得意,要知道爸爸可是一个“见多识广”
的人,如果我知道连爸爸都没听过的知识,那更说明我厉害!
于是我就给爸爸“普及起了知识”
:
“‘丢猫效应’就是说,如果一只宠物猫不小心跑丢了,自己在外面流浪了一段时间,吃了好多苦,那后面一旦重新被找回了家,它就会变得特别乖,再也不敢乱跑,因为它生怕自己‘再丢一回’!”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爸爸一听就明白了,而且爸爸还马上就“举一反三”
,把这个词“引申”
到了人类社会当中。
他说这个词肯定也适用于团队、情侣中被“丢弃”
之后又“回归”
的情况。
重新回来的一方肯定会特别听话,努力变成对方喜欢的样子,因为害怕被再次遗弃嘛!
嘿,爸爸理解得还真快,而且我觉得爸爸分析得也挺有道理呢!
爸爸说他觉得大橘肯定就是被原来的主人遗弃才开始流浪的,不然它怎么会这么乖呢?
就不像二饼,天天惦记下楼,而且一出门就乱跑,一点儿都不乖。
根据“丢猫效应”
,二饼这也就是没丢过,要是真跑丢一回在外面吃几天苦,肯定比大橘还听话呢!
然后爸爸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东东,那有没有‘丢小孩儿效应’啊?”
我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爸爸这就是“影射”
我呢,肯定是嫌我不够听话了!
我心想,快考试了,我可得好好复习,别因为考得不好再被爸爸“嫌弃”
,又去研究什么“丢小孩儿效应”
!!
--------------------
第363o天(2o21年6月19日,星期六)——大橘的归宿
今天太热了,高温将近37度,而且一大早就开始暴晒。
可即便如此爸爸还是去“巡山”
了,虽然他“都快中暑了”
,但还是坚持爬到了山顶,真有毅力!
爸爸回来以后,提出要让我带他下楼去找“大橘”
,也就是姥姥常喂的流浪猫,爸爸早就说要找机会见见大橘了。
可是姥姥说“不用去了”
,因为大橘已经被人给“领养”
走了。
因为大橘样子干净利落,性格又好,跟人十分亲近,一看就是当过“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