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特一起逃荒的阎式、赵肃、李远、任回等人都很惊叹,认为李特很不是一般。
日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作者在此先一一介绍五胡。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趁中原八王之乱时期衰弱之际陆续建立北方政权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的“五胡”
纷纷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格局也相应地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晋初年,曾经是汉族聚居的关陇地区变成了“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的局面,到西晋末年,关中及以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数倍于汉民族的人口。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更迭频繁,统治中心不断转移,被迫强迁的人口数量多,规模大,民族成分复杂。
汉赵、后赵五主即匈奴刘渊、刘聪、刘曜和羯族石勒、石虎,都是以武力颠覆汉族的西晋、建立少数族新朝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登基前后,利用图谶宣扬各自政权的合法地位,“五胡”
的称谓大约由此而产生,其最初的涵义,就是指这五位率先入主中原并长期称帝的“胡”
族领。东晋十六国末期,“胡”
的涵义扩展,此前活跃于北方的各主要少数族——匈奴、羯、鲜卑、氐、羌——一统统被纳入其中,“五胡”
的新概念形成。
当今皇后贾南风嫌弃自己丈夫晋惠帝司马衷愚笨,其个性跋扈狠毒。皇后贾南风长得身材矮胖,皮肤黝黑,脸上还有一块黑痣。
贾南风虽然相貌丑陋,但出生在士族,从小到大就耳濡目染父亲贾充的权诈谋略,入住东宫之后,贾南风就用手段取得了笨太子司马衷的信任和独宠。
皇后贾南风也是遗传了她母亲郭槐的妒忌心,郭槐曾经两次因为丈夫贾充逗弄被乳母抱着的儿子,怀疑贾充与乳母有私情,将乳母乱刀砍死,连生下的两个儿子也相继饿死。
如今的皇后贾南风肃清了外戚势力,又利用了宗士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干政的障碍,从此大权独揽,一飞冲天,与此同时也让她在欲望上没了节制,不管是权力的欲望还是生理的欲望,都一样膨胀。
皇后贾南风一开始是和太医程据私通一段时间后,觉得他年龄大了就派人到街上寻找年轻貌美的男子,看到后就派士兵把他们抓进宫里,逼迫他们与自己共度良宵,但是贾南风怕这些美男会把自己的丑闻传出去,再加上喜新厌旧,所以每一个美男都是用一个晚上,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就会被皇后贾南风杀死。
一时间,都城洛阳频繁传出年轻美男集体无故消失的消息。
此事情生以后,自此大街上人心惶惶。凡是年轻样貌有些可观的男子皆是经常不敢夜晚外出,甚至有青天白日宁愿躲在家里不出门者。
有一次皇后贾南风抢来一个容貌很俊美的年轻男子。这个年轻男子,不仅容貌俊美,且谙熟房中术法,口才又好,为了能保全自己性命,与家人团聚。这个年轻美男在榻上与皇后贾南风那是如鱼得水,又多次夸赞皇后贾南风。说皇后贾南风选贤任能、用人不疑,朝廷在贾南风的政治之下那时百姓生活相对稳定,社会也呈现出较为安定的局面。这是她在政治上的一个显着贡献。
这个貌美嘴甜的美男自然知道皇后贾南风的阴狠毒辣,所以一言一行,哪怕是用眼睛看着贾南风的时候,都不敢有一丝丝嫌恶的神情出现。语气、眼神都极度的温柔,和顺。让皇后贾南风心里很是欢喜。
皇后贾南风见这个小官吏服侍自己如此尽心尽力,言语上又给自己提高了很大的情绪价值。皇后贾南风和他在一起几天,不忍心杀掉他,并且赏赐给他很多金银财宝作为报酬。
这个年轻美男本来生活穷困潦倒,消失了几天后,忽然就出手阔绰一掷千金。巧合的是:那几天刚好生了一起轰动全城的盗窃案,于是他被就当官的当作嫌疑人抓了起来了。
审问之下,这个年轻美男说出来自己被一个陌生壮汉抓住,然后把装进去一个大箱子里面。被带到了一个华丽的宫殿里面。被迫与一个丑陋的女人同吃同睡数日!
而那些贵重的礼物钱财也是出宫的时候那个丑女赠与的。官吏审问清楚,盗窃案与这个年轻美男无关,不过与丑女贾南风的私通的事却不胫而走,成为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个官员为了讨好皇后贾南风,打听到洛阳有个十四岁的美少年周小史。想把他抓起来献给贾南风,幸周小历得好心的士兵所救,逃离他处。
周小史美貌的传闻,有魏晋南北朝之诗歌传,亦然不知真假。
晋·张翰《周小史》云: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周小史
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人物
周小史,男,汉族,中国籍,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人物。古代美男之一。
相关诗词
晋·张翰《周小史》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梁·刘遵《繁华诗》云:
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曼脸若桃红。
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
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
幸承拂枕选,侍奉华堂中。
金屏障翠被,蓝帕覆薰笼。
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
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
蛾眉讵须嫉,新妆近如宫。
所谓周小童者,已即周小史,
古有其人,擅美名如子都宋朝者,而诗人竞咏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