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足道的话里,郑江南感受到了浓浓的关心,
他很是感谢的说道:“我知道了何爷,这点您就放心吧。”
确实,如果按照老娘张谷兰说的,那还真是郑江东有错在先。
你管人家算命是真是假,又没有骗你的钱,你又不是公安,那么正义感爆棚干嘛?
要郑江南说,还是那邋遢道士手下留情了。
不然凭人家的本事,绝对能不声不响的弄死郑江东。
何足道想了想,朝着边上的阿龙说道:“阿龙,你陪江南一起去吧,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阿龙话很少,点了点头就跟在郑江南的身后。
本来按照何足道前几天的计划,阿龙这个时候应该在何足道的大本营里,陪着自己的媳妇和孩子呢。
后来因为小吕临时出了一点小意外,所以阿龙的回家计划,就推迟了。
“龙哥,辛苦你了!”
郑江南朝着阿龙感激的说道。
阿龙咧嘴一笑:“客气!”
—————
与此同时,红旗公社,书记办公室。
老书记王春戴着个老花镜,面色凝重的看着手里的一份报告,眉头紧皱。
而在他的对面,则坐着公社的主任陈文武!
他的手里,也拿着一份和王书记同样的资料。
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关于北果南移的未来》
在这行大字下面,则是细上许多的正楷小字:
在6o年代末7o年代初的时候,胡建省和政县创造了";北果南移";的奇迹,成为了华夏苹果最南端的产区。
尤其是高山区这三个公社,苹果种植面积一度过稻谷的面积。
在这片海拔9oo多米的高山台地,用独特的自然条件书写了一段特殊的农业历史……
肯定会有朋友会问,在南方种植苹果?
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可因地制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在和政县,高海拔山区具有独特的微气候特征。
红旗公社、镇前公社、翠溪公社,年均气温13。9c,昼夜温差达1o。7c,
与北方重要的苹果主产区——山东烟台(年均温12。5c)、辽宁熊岳(年均温9c)等,形成气候耦合。
这里年降水量18oo毫米,是北方苹果主产区的2-3倍,但排水良好的黄壤山地避免了积水危害。
理论上,是可以种植苹果的。
想到就干!
在1973年的时候,时任县委书记丁大中引进了";金帅";品种的苹果,